颐丰食品欲借助“工改”打造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让产值增长到目前的7倍 |
3月21日,颐丰食品董事长温振明在位于中山四路裕中大厦的公司会议室向中山西区工改专班成员和记者展示了最新的厂区改造立面规划图。规划图里,新建的分拆大楼、屠宰车间、待宰栏、污水站、预制菜加工大楼焕然一新,占地68亩的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崛地而起。这将是自我市打响“工改”攻坚战以来,又一个国企自改项目。 “国企要勇担责任,大胆谋划,向空中要空间。”温振明说。 本报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徐勇军 ■“必须改,改了才有未来” 温振明还记得去年9月15日自己到颐丰食品任职的第一天,当天下着大雨,车在门口被告知厂区内积水深,车辆进去可能浸水。 环顾厂区,老旧的建筑让温振明有些感慨。颐丰食品前身是中山人熟悉的中山市肉联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是兴中集团属下以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品加工及贸易为主业的国企,是政府“菜篮子”重要供应企业。厂区内很多建筑已建成26年之久,与周边陆续崛起的新大楼相比,时光似乎在这里停止了。 要尽快改。——在厂区内内外外、来来回回走了几天后,温振明脑海里不断地跳出这个念头。 他跟记者梳理了几大问题。首先是外部环境要提升,比如建筑外立面破旧、停车场积水、地下管道老旧等。其次是厂区内部配套能力制约了产能,这一点尤为迫切。公司于2016年进行了生产工艺改造,引入了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年屠宰生猪产能从36.5万头增至96.5万头,但待宰区、分拆车间配套能力跟不上。“这两年年产量在70万头,已经到了产能‘天花板’,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温振明说。此外,生产环境还有提升空间,公司虽然生产流程非常严格,但有时候仍能闻到气味。 “总之,整个经营环境和现代食品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作为重要的‘菜篮子’供应企业,我们必须改,改了才有未来,才能对得起肩负的国企责任。”温振明说。 ■“真正了解工改后,思路打开了” 这是西区工改专班第7次跟颐丰食品对接。市驻西区攻坚组副组长石建亮说,去年,专班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颐丰食品拥有这么好的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又有改造意愿,就差“临门一脚”了。 温振明坦承,刚开始对中山的“工改”政策认识不全面,比如对土地使用年限、容积率、楼高等方面有误解,所以想改造但又“有所保留”。在西区工改办多次上门沟通之后,他明白,改造不是企业简单的技术提升或者设备更新,而是站在西区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建筑不能超过24米,后来了解得知可以上升到50米,这样我们往上的发展空间大大拓展了。” 在西区工改专班的建议下,颐丰食品到工厂周边商户了解到了更多情况,比如周边有30多家食品加工、预制菜、中央厨房配送等方面的企业和商户,较为分散,它们对颐丰食品的依存度较高,是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它们也希望能有一个具备产业聚集效应、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场所。此外,中山市农产品交易中心距离公司仅3公里,与颐丰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能实现产业协调,共同打造中山“菜篮子”重要供给基地。 “真正了解工改后,顾虑消除了,思路打开了。”温振明说。经过多次交流,颐丰食品不断调整工改思路,从当初简单的生产线改造和外部环境提升到后来定位于现代农业智慧园区。 石建亮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说,这几个月,深刻感受到了国企谋划发展的紧迫感。“光是规划图就改了四稿,从平面图变成了立面图,可见老国企的行动力很强。” 在温振明的心里,一个更大的产业版图正在谋划当中。这一工改项目将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五年内共分三期改造,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厂区“蜕变”。具体说来,一期将着力推动厂区整体环境提升,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二期将提升配套能力,到2025年实际生产能力达到年均100万头;三期将建设高标准厂房,包括新增3000吨冷库,新增一倍规模的分拆车间等,引入包括食品加工、食品贸易、预制菜生产等企业,链接兴中集团食品板块资源,在兴中集团“现代农业”战略指引下,在生猪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国有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到时候,吸引分散在周边的企业入驻,更多的食品加工厂可以‘上楼’,向空中发展。”温振明表示。 ■“工改攻坚战,国企要有担当” 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多个场合表示,国企要在全市打赢“工改”攻坚战中主动担当。一年多来,在推动“工改”攻坚的过程中,不乏国有企业的身影。 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作为全市“工改”千亩连片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合作模式,投入工改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运用国资力量协助村集体完成土地前期整理。 2022年12月29日,兴中集团所属物业南丰工业园作为中山市国资系统首个自改“微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依托南区科技产业园省级产业平台,充分利用岐江道等景观资源,对现状建筑物进行加建、拆建,腾出产业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据了解,颐丰食品公司工改项目全部完成后,产值将达到5个亿,是目前产值的约7倍。“国企要有担当,我们希望把项目做成标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温振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