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完善让广东农险迎来黄金发展期

“从保险大省的‘短板’到跨越式发展,广东农险过去两年的变化令人惊喜,创造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广东经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表示。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以“寻找乡村振兴的金融力量之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和新媒体产品引发了对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热议。

  在学者及业内人士看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广东农险走出一条符合广东实际情况的特色农险之路,为全国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东智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完善的机制、明确的目标使得广东农险迎来黄金发展期,保险公司纷纷布局,将其作为实现业务转型发展、换代升级的重要抓手。

  广东经验

  农险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压实主销区粮食安全责任,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大粮食主销区、第一经济大省和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切实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稳住农业基本盘,端稳国人饭碗的重要战略中,非粮食主产省、‘粮食主销区’同样可以充分利用农业保险政策工具,为粮食安全作出重要的贡献。”庹国柱认为,这正是广东农险探索带给全国的启示。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方晓栋认为,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改革的意义深远,为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全国的农险改革中具有示范性作用。

  “广东把农业保险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工具来部署和使用,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才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短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庹国柱认为,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最重要且值得在全国各地借鉴的经验,就是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有了巨大变化和提高。

  农业保险是一种转移农业风险、分摊农民经济损失的有效工具,但在纯商业化运营模式下容易走入困局,需要政府介入和支持。庹国柱表示,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中,政府是重要的参与者,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做了很多配套服务工作。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系列深调研成果的发布,广东开创性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再次关注。“这是一种有益尝试。”太平财产广东分公司助理总经理胡龙认为,此举强调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中“政府引导”的重要性,为打通农业保险“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制度保障。

  华农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肖海荣同样认可该做法,“首次将政策性农险保费规模的达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范围,既充分调动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也要求保险公司切实达成投标时的保费任务目标”。

  广东特色

  立足省情搭建农险险种体系

  广东的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种类多、产值高、分布广,广东在水稻、生猪、林木、肉鸡等事关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上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与此同时,立足省情农情,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而这也是随着深调研发布被广泛关注度的“广东农险特色”。

  庹国柱认为此举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广东经验”,“广东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保险,建立了本地的制度和产品体系。让广东既有了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和抓手,也能将农业保险大踏步地推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指出,广东最为宝贵的经验是走出一条符合广东实际情况的农险特色之路,为全国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东智慧”。

  刘佳宁表示,针对广东农业产值高、品种多样的特性,广东以“12+8+3+N”险种体系构成了农险产品体系,近200个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则丰满了广东农险的产品供应。“广东农险险种体系逐步完善,品牌效应日益突出。”她说。

  激发地市开办特色险种的积极性,有来自地方特色险种备案制的助力。对此,保险业内深有感触。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吴自强指出,这是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创新的关键制度安排,“将特色创新权限下放给地市和区县,流程快,成功率高,还让创新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此外,在庹国柱看来,广东注重“保防救赔”一体化的理念具有全国引领性。国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费剑锋表示,以“防”为先,强调科技赋能,引导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模式,助力完善灾害预防求助体系,都是值得推广的做法。

  广东市场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动力

  过去两年,得益于广东对农险高质量发展采取一系列举措,广东农险市场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数据看,广东农险保费收入从2019年末的18.8亿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47.77亿元,增速连续2年居全国首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广东农险的发展规模不限于此。

  广东多部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广东省农业保险深度提高到1.2%以上,农业保险密度提高到500元/人。

  这意味着广东财产保险公司迎来新的蓝海。“到2022年,广东农险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3.36亿元。”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郁宝玉认为,这对于各家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广东农业保险发展正在经历一个“黄金期”。对此,国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费剑锋表示,叠加乡村振兴等政策号召,各大保险公司都意识到全力发展农险业务已刻不容缓。

  这片发展性明确的蓝海已经被保险业敏锐察觉。肖海荣认为:“广东农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是确定的,且乡村振兴战略为保险公司开辟了一个潜力巨大的‘下沉市场’,农业保险是实现业务转型发展、企业换代升级的重要抓手。”

  蓝海在前,保险业先知先觉者已谋求取得先机。完善的机制、明确的目标吸引着各家保险公司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掘金”。方晓栋告诉记者,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迅速从农产品险种、合作模式、科技应用、服务能力方面调整创新机制,仅科技创新一项就投入超2千多万元,2021年实现45个新险种开发落地的成绩。

  专家建议

  加快农险数字化平台建设

  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对守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表示,该局将农业保险三年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是政策落地年;2021年是政策开花年;2022年是深化改革年。

  下一步,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迈上新的台阶?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政策支持产品创新方面,方晓栋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牵头,采集气象、主要农产品价格等数据信息,为开办农产品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提供数据支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栾海涛提出,应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以产品创新为核心,进一步加快农险产品的创新升级,如加快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业务研发。

  在行业建设方面,广东应尽快加快农险发展的平台建设已成学界、业界共识。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魏安源建议,准确建立农业保险数据采集台账,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互联共享、农险承保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财政补贴申请审核线上协同化,使得承保理赔过程更为公开、公平、公正,政府补贴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确保农业保险稳健持续发展。

  在科技应用方面,郁宝玉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出台更多关于技术应用的标准和规范制度,制定适合本地区农业保险核灾定损技术的规范标准,从而提高科技支撑农业保险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

  在总体的发展方向上,刘佳宁建议,下一步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应由单一化的1.0版防风险工具向多功能的农业保险创新转型,由灾后补偿功能向防灾减灾、生产调节、担保增信等综合功能延伸;探索由低保障向高保障转变,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由保生产风险向保全产业链风险发展。

  针对当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催生了新的农业风险。刘佳宁建议,广东农险改革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新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编后絮语

  历时一个月,行走4600公里。南方日报、南方+调研团队推出系列广东农险改革发展系列深度报道,从体制机制、产品创新、功能拓展、技术进步和跨界融合等方面,描画了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

  站在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广东掀开农险高质量发展的序幕,不仅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更深层的是反映了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源源不断汇入“三农”的大趋势。

  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系列深调研报道是这一历史片段的零光片羽,试图通过总结农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广东经验”,进一步探索金融力量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

  行至半山不止步,广东农险探索仍在路上,南方日报将继续保持密切观察,记录广东农业保险、广东“三农”工作和广东高质量发展足迹。



首页 | 市场观察 | 分析研判 | 政策法规 | 价格行情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主办
©Copyright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69967号-1
技术支持单位:中山市中山网传媒有限公司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